重磅赛事!安徽省青少年足球联赛要来了
到2027年,县级及以上联赛参赛队伍超过2500支,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次,带动校内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打造全省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展示风采的重要舞台、选拔青少年足球人才的重要渠道、安徽省青少年足球的靓丽名片。
主办单位
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
比赛赛制
比赛分为校、县(市、区)、市、省四个级别,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小学、初中阶段设主联赛和校园联赛,高中阶段因队伍较少,合并举办,设主联赛。主联赛注重提升竞技水平,不设参赛壁垒,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社会青训机构、俱乐部均可自由报名参赛。校园联赛注重推广普及,由学校代表队参赛。
年龄组别
(一)小学阶段:
1.U10(三、四年级)组
2.U12(五、六年级)组
(二)初中阶段:
3.U13(初一年级)组
4.U15(初二、初三年级)组
(三)高中阶段:
5.U18(高一至高三、中职一年级至三年级)组
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按照学年划分,每年9月至第二年7月为一个赛季,校内比赛贯穿全学年,由学校自主举办;县级以上比赛全省统一制定比赛赛历,县级、市级、省级联赛时间有效衔接:
根据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小学年龄阶段校园联赛只设县级及以下比赛,初中年龄阶段校园联赛比赛只设市级及以下比赛;考虑到U15组和U18组部分青少年需要参加中考和高考,省级联赛提前到1月份结束,结束后,利用3—5月份单独组织主客场制精英联赛,为不参加中考和高考的青少年增加比赛锻炼机会。
考虑到举办首届比赛经验较少,首届“徽青赛”小学年龄阶段只设U12(五、六年级)组,且只举办县级及以下比赛,将来办赛经验丰富再逐步增加年龄组别。首届“徽青赛”具体比赛赛历如下:
竞赛规则
小学组进行8人制比赛,U10(三、四年级)组全场比赛不超过40分钟;U12(五、六年级)组全场比赛不超过60分钟。初中组进行11人制比赛,U13(初一年级)组全场比赛为70分钟;U15(初二、初三年级)组,校园联赛全场比赛为70分钟,主联赛全场比赛为80分钟。高中组进行11人制比赛,市级、县级联赛全场比赛为80分钟,省级联赛全场比赛为90分钟。
激励机制
发挥徽青赛贯穿省、市、县、校四级,联系行政部门、学校、俱乐部、体校等各类主体,连接校长、教练员、青少年、家长、裁判员等人群的枢纽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参赛积极性。
(一)行政部门。根据市级和县级联赛组织情况,综合考虑参赛球队规模、比赛场次等,授予优秀组织奖。在市级联赛中表现优异的运动员可代表所在市参加省级及以上高水平比赛。
(二)参赛队伍。建立省级联赛榜单,赛后及时更新赛事排名,提升队伍的荣誉感。对排名靠前的队伍,通过市场化渠道,根据赛事赞助等情况,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省级联赛排名靠前的队伍择优选派参加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学校代表队参加主联赛比赛,可以学校为单位单独排名,按照排名领取与校园联赛相同的奖牌和证书。
(三)教练员。教练员参加比赛取得的成绩,纳入职称评定范围,可享受职称评定有关政策。设立最佳教练员奖项,建立教练员参赛档案,记录教练员执教成绩,提升教练员执教的积极性。
(四)运动员。设立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等个人奖项,公布最佳阵容,积极组织开展获奖运动员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员的热情。联赛中表现突出的青少年运动员,可直接选拔进入省青少年集训队,接受高水平训练。
(五)裁判员。设立最佳裁判员、最佳助理裁判员等个人奖项,鼓励裁判员积极参与赛事执裁,公平公正执法。
来源:安徽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